2016年3月23日,比利時布魯塞爾遭遇炸彈襲擊以后,一位母親在紀念街上安慰著她的孩子們。?圖片來源:路透社 |
中國日報3月24日電 (記者 付敬)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歐洲心臟”著稱。它不僅在地理上是歐洲重關,還是歐洲一體化的總部所在。
由于布魯塞爾市區(qū)歐洲各大機構云集,因此通常情況下總有數千名國際記者聚集在這里,搜集著關于維護歐洲和平會談進程的信息。
但今天的氣氛有所不同。
歐洲委員會大廈和布魯塞爾扎芬特姆機場附近地鐵站爆炸襲擊事件后的第二天,記者們聚集在這里,對這場為流血事件中受害者舉行的一分鐘默哀進行報道。
今天,這片區(qū)域在逐漸恢復正常。商店、餐館、咖啡廳和辦公大樓在停業(yè)一天后重新開張,但歐洲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之間地鐵隧道仍處于封鎖狀態(tài)。
遇襲地鐵站旁的主路也禁止入內,警察,記者和救援人員在附近忙忙碌碌。今天上午和昨天,布魯塞爾處在一片灰色之中。這條通往市區(qū)的道路約有一公里被封鎖,車輛和行人都不得進入。
這一切提醒著我這場爆炸有多么嚴重,某種程度上來說,歐盟遭受了一場嚴重的“心臟病”。
我在歐洲理事會大樓附近看到一束鮮花,花中的卡片寫著“絕不畏懼”。這句話很令人振奮,尤其是在悲傷籠罩著比利時的這個時刻。這個時刻需要我們傳播勇氣、愛、關心,分擔悲傷;而絕不是傳播恐懼。
突然間我意識到,從去年開始這是我第三次在歐洲報道默哀。
2015年1月7日晚,我們報社正在布魯塞爾組織新年研討會時,持槍歹徒攻擊了《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位于巴黎的大樓。我們和參會人員一起默哀了片刻。接著11月末在土耳其的G20峰會上,領導人們?yōu)榱硪淮伟屠杩植酪u擊中喪生的130多人進行了一分鐘默哀,我也在現(xiàn)場進行了報道。
從那時起,歐洲國家加強了安全措施,同時開始打擊從中東流向歐盟邊界的移民浪潮。比利時提高了安全警戒級別,士兵和警察常常在布魯塞爾市區(qū)和歐盟大廈旁巡邏。
但他們仍未能阻止布魯塞爾在3月22日受到襲擊,而次日的默哀也成為一年內我在歐洲報道的第三次默哀。我真心地希望不再有類似事件發(fā)生,我也真心地希望世界不再有仇恨和沖突,只有和平與愛。
然而,如果歐洲當局不采取針對非法入境者的鐵腕措施,改善處理與中東國家關系的方式,修補安保措施的漏洞,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將很難預料。
這次的恐怖襲擊發(fā)生在機場候機大樓中,發(fā)生在地鐵中。坦白說,即使在11月和12月比利時實行安全警報最高級別時,每個人也無需通過安檢便可自由來去。
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大廈附近,地鐵站的欄桿上系著一束花兒,上面還有一張卡片,寫著“不要害怕”。圖片來源:付敬/中國日報 |
這顯然是個安全漏洞。有人說歐洲人不愿犧牲行動自由。但22號發(fā)生的事情卻為此付出了血腥而高昂的代價。
這種事情之前就發(fā)生過。最重要的是,歐洲人要從這種悲劇中汲取教訓。
前十年中,歐洲一體化經受著巨大的挑戰(zhàn):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經濟衰退、烏克蘭危機、移民、出兵北非和西亞、恐怖襲擊日益增多、還有希臘英國等國各種各樣的退出威脅。
歐洲政治家是時候醒來,誠實地面對這些問題了。他們應當知道,普通群眾并不滿意現(xiàn)狀。
一位中國商人發(fā)短信給我說,不只是發(fā)展中國家存在安全風險,發(fā)達國家同樣存在。中國人在海外投資時要格外小心。
23日在歐洲委員會大樓前,我遇到一位帶著可愛小狗的比利時音樂家。我問她感覺怎么樣,她眼含淚水地回答說:“我很悲傷,非常非常悲傷?!?/p>
當我問她是否害怕這種事件還會發(fā)生時,她說“我不知道。”
這足以說明一切。歐洲的政治家和政府應該使我們確信:比利時很安全,歐洲很安全。唯有如此,才能獲得市民們的信任。
(編譯:張彤 編輯:齊磊)